路透:疫苗之殤 誰之過?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18/07/24 16:22

分享:

分享:

從本周末開始刷屏,並持續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的「假疫苗」之禍,如一根利刺深深刺痛了中國民眾脆弱的神經。也將近期市場關注的熱點從中美貿易戰、財政部和央行的互噴,成功轉移到了中國醫藥領域的生產和監管。

路透報道,在中國一直強調惠民生補短板的政策基調下,此次的疫苗之痛再次突現中國在民生領域的短板和欠帳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暴露出相關領域的監管黑洞。

「不能只歸罪於個人,歸根到底是制度安排有問題。」文章引述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稱。

中央電視台周日報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通報,長春長生公司編造生產記錄和產品檢驗記錄,隨意變更工藝參數和設備。國家藥監局已責令企業停止生產,收回藥品GMP證書,召回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此外該企業百白破疫苗也遭踢爆為劣藥。

「病不起」的中國民生之痛

盡管從統計數據看,中國目前人均收入已經超過8,000美元,但病不起和因病返貧的實例卻比比皆是。在中國強調擴大內需,著力刺激民眾消費的政策基調下,現行醫保制度的不完善和藥品從生產到監管屢屢出事一直是中國民眾心頭的硬傷。而且此次再度爆發的假疫苗一事在中國並不是第一次,因而招致民眾憤怒亦可想而知。

早在2010年3月,有媒體報導稱山西近百名兒童注射疫苗後或死或殘,引起了政府部門和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一事件稱山西疫苗事件。其後問題狂犬病疫苗再度引起公眾強烈關注。但生產廠家與醫院勾結,監管部門相互推諉監管缺位顯然是問題發生的深層次原因。

不可否認,中國近年來一直推進醫療領域改革,藥品降價及完善醫療保障的工作亦從未間斷。

但路透報道引述一位參加過藥監局組織的協調會的官員坦稱,「改革推進難啊,不像外界想像的這麼簡單。」

推進醫改 困難重重

從事公共政策研究的國研室官員範必曾在2016年第6期的宏觀經濟管理雜志撰文稱,雖然中國藥品生產企業眾多,但仍不能滿足群眾用藥需求,很大程度上緣於藥品監管體制改革滯後,無法優化現有供給結構。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將科學標准作為評判藥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唯一標准。中國藥品監管從原則上講也堅持這一標准,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因素干擾藥品標准制定、審評審批、執法監督。

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於把關不嚴,使大量沒有臨床價值的藥品由「地方標准」轉為「國家標准」;為照顧民族感情,對民族藥實行寬松政策;為維護社會穩定對一些不達標、不合格的藥企從輕處罰。在諸如此類的因素影響下,市場上出現了大量「合格的無效藥」。

文章指出,造成藥品供給約束的其它原因包括,藥品分類審評制度不夠完善,臨床急需、確有創新的藥品難以得及時評審;藥品生產許可與上市許可的綁定尚未完全解除;藥品監管隊伍力量不足、素質不齊;監管體制與國際不接軌等問題。優質藥品供給不足,意味著低質藥品占用大量醫保資源。不但不利於保障公眾健康,也極大地增加了財政負擔。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